近日,記者走進龍里縣谷腳鎮觀音村,看到村民們正在對村莊的文化長廊進行升級打造,大家干勁十足,松土、除草、修復地磚、粉刷墻頂、修復圍欄,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
“我們世世代代都住在這里,對這片土地有著濃濃的感情。”正在參與文化長廊修建的觀音村村民秦朝祥說。
在醒獅鎮谷新村,村民們也在積極地在路邊花池中種上植物。
群眾投工投勞參加人居環境提質改造
“看到花池里的植物有些枯萎了,我們就想著再種點東西進去。這些花池都是我們自己投工投勞建設的,每一年我們都會對綠植進行補充,自己的家鄉不僅要建設,更要愛護!”醒獅鎮谷新村群眾王德恒說。
在龍里縣的各個鄉村,村民們都積極投身到家鄉的建設中,為美麗鄉村建設增磚添瓦。
志愿者在種植花卉
如今,走進龍里各個鄉村,村莊房屋錯落有致、道路干凈整潔、庭院布局整齊美觀,一派幽靜宜居的鄉村新氣象。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近年來,龍里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來打,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改善農村面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全面提升全縣鄉村“顏值”,凝心聚力繪就出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麗鄉村新圖景。
群眾投工投勞參加人居環境提質改造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各鎮(街道)強化宣傳引導,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將“黨建引領+村民自治”相結合。群眾的思想觀念逐步樹立,從過去的“政府干、群眾看”變成現在的主動請纓。
同時,這也離不開志愿者“紅馬甲”的助力。他們總是穿梭在各個村寨的“犄角旮旯”,以各種形式開展實踐活動,發動更多的群眾積極投身美麗鄉村建設,在全縣范圍形成“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以美麗鄉村建設“小齒輪”,推動龍里縣鄉村振興的“大運轉”。
群眾投工投勞參加人居環境提質改造
現在的美麗鄉村,不僅是干凈整潔,更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既要外在“筋骨肉”,也要內在“精氣神”。與觀音村文化長廊相同的“精神載體”,還有洗馬鎮羊昌村極力“呵護”的千年古銀杏、灣灘河鎮園區村鄉村文化禮堂、冠山街道奮進社區文化廣場……這些“精神載體”是鄉村振興凝聚力量的“強力膠”和發展“風向標”。
群眾投工投勞參加人居環境提質改造
如今,一個以藍天白云作背景,以綠樹鮮花為裝飾,以和諧村莊、幸福村民為主角的綠色生態龍里正在精彩呈現。
溫馨提示:
1、請關注微信公眾號:gz163rsw官方具體簡章發布后,我們會第一時間通過公眾號分享給大家。你可以在公眾號中回復“貴州公務員”隨時查看最新動態。
2、有疑問可加小編個人微信:gz163rsw
貴州人事招考信息網官方公眾號:gz163rsw
貴州特崗教師招聘招考信息網官方公眾號:gzjszpw
貴州醫療衛生招聘信息網官方公眾號:gz163ylwsw
掃描下方二維碼直接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