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錦屏縣敦寨鎮亮司村商品鵝養殖基地看到,一排排鵝舍被綠色簇擁著,鵝舍間的空地上都長滿了綠意盎然的牧草,工人們正忙著收割牧草喂鵝。w62貴州163_163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_163貴州事業單位考試信息網_貴州163網
w62貴州163_163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_163貴州事業單位考試信息網_貴州163網
“鵝喜歡吃草,吃草能幫助它消化,而且少生病、長得快,然后我們的鵝糞拿來種黑麥草,那草長得很清秀的。”敦寨鎮亮司村村民吳滿花說。種草養鵝,鵝糞返肥的生態種養循環模式,全面改善了鵝養殖環境,提升了鵝養殖效益。近年來,錦屏縣把生態鵝作為“一縣一業”重點產業打造,采取“圈養+輪牧”“公司+農戶”代養等養殖模式發展種鵝、商品鵝飼養,建設標準化種蛋孵化、種苗育雛基地,并積極探索生態種養循環模式,推動生態鵝產業發展。w62貴州163_163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_163貴州事業單位考試信息網_貴州163網
w62貴州163_163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_163貴州事業單位考試信息網_貴州163網
“我們在各個基地都流轉了一大片的土地,拿來種植牧草,因為養鵝產生了大量鵝糞,鵝糞在網產下面發酵,發酵好了后我們就用來種牧草,我們添精料的同時我們又在喂青草,又可以代取一部分飼料,又可以糞肥返田。”貴州錦屏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如勇說。w62貴州163_163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_163貴州事業單位考試信息網_貴州163網
w62貴州163_163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_163貴州事業單位考試信息網_貴州163網
據了解,錦屏縣共流轉土地400余畝,種植黑麥草、苜蓿草,皇竹草等,形成了四季有牧草,種養生態循環模式,不僅節約飼料成本,減少鵝疾病發生率。還有效的保護了生態環境,也推動了錦屏縣生態鵝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全縣鵝養殖端總產值達2.72億元,在養殖端固定崗位就業244人,可帶動當地農戶125人穩定就業。(貴州163gzrsw編輯整理)w62貴州163_163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_163貴州事業單位考試信息網_貴州163網